辽宁工人报刊社
 

“莱帕莱帕”我的家

作者:文|雯雯来源:当代工人

巴瑶族人居住的海上木屋。

没有国籍的民族

在东南亚浩瀚的海域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民族——巴瑶族。这个族群的存在好像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描绘着人类跟大海密不可分的关系。

“巴瑶”在印尼语里是“海上之民”的意思。他们世世代代漂泊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大海上,和波涛为邻,与风浪为伴。

巴瑶族人频繁地在国与国之间活动,没有固定住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轨迹,导致他们难以确定具体的国家和身份归属,使得巴瑶族成为全球唯一没有国籍的民族。

关于巴瑶族的祖先,有很多种说法,但都无从考证,只能从口口相传的述说,或者极少的文献资料里略知一二。一种说法是巴瑶族使用的巴夭萨玛语属于菲律宾的马来-波里利亚语分支,这个种族的起源很可能与菲律宾有关;还有一种传说是巴瑶族起源于柔佛州苏丹的皇家卫队,马六甲苏丹国被风暴肆虐后,他们开始沿东海岸定居;更有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马来西亚的一个公主在洪灾中被冲走了,她的父亲悲痛欲绝,派遣部下出海寻找爱女,下令找到公主才能返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没有找到,这些人只能住在海洋上,成了巴瑶族的祖先。

一直执着迷恋晶莹通透如琉璃般大海的我,虽然已经看过了很多地方的海,但还是决定前往马来西亚的仙本那小镇,寻访这些海上的“精灵”。

刚到仙本那的第一天,我就看到了一些与马来西亚人容貌有着非常大差异的人。他们肤色黝黑,时常划着窄窄扁舟,热情地向岛上游客兜售椰子和海鲜,打听过后得知,他们就是我要寻找的巴瑶族人。

巴瑶族人见到我这个陌生面孔时,都主动打招呼,尤其是小朋友,围着我团团转。真后悔没带些零食,不然可分给这些可爱的孩子。

想深入巴瑶族村落内部,需要穿过一座简易小桥,它是由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的,衔接处缝隙宽大,且无任何绳索可扶。我刚小心翼翼走了几步,便瞧见桥下一只体形硕大的鳄鱼在水中猛烈扑腾,吓得我迅速回到岸边。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个巴瑶族女孩儿及时向我伸出了援手。在她的帮助下,我顺利通过了这座摇摇欲坠的小桥。我拿出身上唯一的一瓶饮料向她表示感谢,她微笑着告诉我,她叫“Keji”。

Keji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看看。路上,我看到许多巴瑶族人用木头在浅水区搭建的水上吊脚屋,这些屋子散落在海面上,还真是一道另类的风景线。

巴瑶族人的屋子全为木质结构,由一根根细长木杆支撑着。为减轻木杆承受的重量,所用木材极其轻薄,哪怕小孩儿行走在上面,木板也会晃动,好像随时可能断裂。但即便是如此简陋的屋子,也是条件相对好一点儿的家庭才能拥有的,因为木头长期泡在水中会变得不结实,所以Keji一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搬家。条件差一点儿的就只能一家人都住在他们的交通工具——“莱帕莱帕”船上。一个家庭住一条船,几个家庭会组成一支船队,方便远洋捕捞时一起行动。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他们才会把船停靠在岸边家族专属的固定地点,走上陆地,活动范围也不超出停船点的方圆40公里。虽然几口人挤在这极为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但与那些以“莱帕莱帕”为家的人相比,Keji一家的居住环境还算是宽敞的,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也颇为满意。

巴瑶族人会乘着“莱帕莱帕”,往返于各个国家之间捕捞。哪里有鱼,他们的小船就会驶向哪里,因为这“莱帕莱帕”,是船,也是家。

        鱼跃出海面的巴瑶族少年。

为了生存的进化

“微笑,呼吸,慢慢来!”Keji说这是她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对于巴瑶族的孩子来说,捕鱼和潜水是谋生的技能,更是生存的必要条件。从婴儿时期开始,他们就被培养成为海洋的孩子,学习游泳和潜水的技能比走路还要早。随着年龄的增长,巴瑶族孩子的潜水技能也日渐精进。在巴瑶族文化里,孩子从4岁起就要跟随父母学习如何驾驭“莱帕莱帕”,在浅海区域开始他们的第一次捕鱼经历。

巴瑶族人在水里很灵活,他们游泳速度快,能在水下待很长时间,且不需要借助任何设备就能下潜到30米,凭借手中简易的鱼叉来捕鱼。一些潜水技艺高超的巴瑶族人还能毫无辅助地潜入海底,潜伏数分钟,轻松捕捉到深海鱼类和其他珍贵海产品。靠着这种方式,巴瑶族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巴瑶族人能潜水如此之久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身体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众所周知,潜水是一项专业性很高的运动,在不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普通人一般很难潜入超过10米,即使带上设备的专业人员,一般也难以超过20米。

人在潜水时还会遇到其他很多问题,除了黑暗带来的恐惧,更多的是海水对人的压力。随着下潜深度不断增加,压力就会疯狂挤压胸腔和耳膜,容易造成耳膜爆裂。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深水压力,巴瑶族有这样一个传统,在孩子五六岁时,用一种特制的针具轻轻刺破耳膜。虽然这个过程特别痛苦,但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潜水者的必经之路。

耳膜被刺破后,虽然初期会持续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耳膜会自然愈合,并逐渐适应水下的压力变化,让他们能够在深水里更加自如地活动。

这种创伤性的适应过程赋予了巴瑶族人在水下的卓越能力,但也埋下了健康隐患。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巴瑶族人的听力会逐渐下降,到了晚年,一些人可能完全失聪。但和生存比起来,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

解决了压力问题,氧气不足也是影响潜水的一个重要因素。潜入几十米深的海底,拿着鱼叉在下面寻找猎物,想象一下这个画面是不是就已经觉得呼吸困难了,因为普通人只是下潜就会耗光所有氧气。

其实在上万年之前,巴瑶族的祖先潜水时间和深度远不及现在。为了生存,巴瑶族人一直在“进化”,现在他们的脾脏比普通人大了一倍左右。脾脏是收集血液的器官,血液又是运输氧气的工具,巨大的脾脏让他们能存储更多血液,每当潜水时,脾脏开始收缩,把血液分散到全身,里面就会有充足的氧气。脾脏增大,巴瑶族人相当于自带了氧气瓶。

巴瑶族的食物以鱼虾贝类为主。作为海洋游牧民族,他们拥有自给性渔业,但他们十分原始,没有现代化的捕鱼工具,所用的也是传统的捕鱼方法,渔网、鱼钩是他们捕鱼作业的全部家当。为提高效率和成功率,他们还会使用自制的土火药,在海里引爆,收获更多海产。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一直以来,网络上都流传着巴瑶族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始终过着捕鱼这种原始生活的种种说法。但Keji带我来的这个巴瑶族村落,让我目睹了他们与外界接轨的真实情形。

靠近桥边的水上高脚屋因地理位置优越,屋前纷纷摆起摊位,售卖各种小零食和日常生活用品。这里也有可乐、雪碧等饮料出售,只不过是将两升装的可乐倒入小纸杯分装销售,毕竟在这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购买大瓶装饮料。相比之下,一种用饮料粉兑冰水制成的饮品更受巴瑶族人喜爱。他们将各种颜色的饮料粉与冰水倒入袋中,插上吸管就能享用。一路走来,我看到好多大人小孩儿都在饮用。

沿着高脚屋继续前行,阳光炽热地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晃得人睁不开眼。微风拂来,带来了阵阵咸湿的气息。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支着一张偌大的长桌。男女老少聚集于此,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牌。一个穿着得体的20多岁小伙子对一个男孩儿说了些什么,随后,男孩儿拿着手机朝我走来,手机页面通过翻译软件显示出几个醒目的字“不要拍照”,我微笑点头。

在村落的最深处,是一大片空旷开阔的场地。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在那里尽情地打着排球、欢快地踢着足球,他们身姿矫健,活力四溢。年幼的孩子则在一旁手持冰水,肆意嬉闹玩耍,那纯真无邪的笑声在空旷的场地上久久回荡。在这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身强力壮的中年,抑或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不知愁苦为何物的灿烂笑容。就连周边那些散养的小羊,也显得格外欢快,它们悠然自得地吃着青草,仿佛也被这欢乐愉悦的氛围深深感染着。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全球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经达到1.5亿吨。这对以海洋为家的巴瑶族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巴瑶族赖以生存的海洋资源正在不断减少,许多渔场被划为海洋公园,巴瑶族人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面对种种挑战,很多相关组织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巴瑶族文化。他们建立水上村庄,为巴瑶族人提供稳定居所,同时也让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巴瑶族人还开始尝试发展可持续的捕鱼方式,参与旅游业,向游客展示他们独特的文化魅力。一位巴瑶族年轻人说:“我们要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平衡,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让巴瑶文化代代相传。”

巴瑶族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之间复杂的关系。他们与海洋和谐共处的智慧,在当今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珍贵。

那次仙本那之行,我最初还因为飞机晚点滞留时间太长而抱怨航空公司,见到巴瑶族人后,我到现在都为自己当时的急躁感到羞愧。巴瑶族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都没有选择逃避或消极应对,而是以乐观坚韧的精神,主宰自己的命运。他们用几百年来和大海和平共处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微笑,呼吸,慢慢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