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来,鞍钢诞生过太多的荣耀。这些荣耀,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鞍钢人撑起来的。如果鞍钢是一座丰碑,那么张福多、李非凡、林兆宇,乃至每一个鞍钢人,都是其基石。
张福多(右)与李非凡,师徒二人共同望向热连轧生产线。
走进鞍钢集团鞍钢股份热轧带钢厂(以下简称“热轧厂”),热浪扑面。在钢铁生产工序链条中,热连轧生产线是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仅1700、1780和2150ASP三条核心生产线,年产值就超过1550万吨。
在生产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着高温穿梭在厂房,目光如炬检查着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坯。他们把设备当作朋友,有时在机架、卷筒、水泵上一趴就是数小时,因一个铜套、一个轴承爬上爬下反复打磨,却没有一丝抱怨。滚烫的带钢映红了这群轧钢人的脸庞,也开启了他们的“火红人生”。
生命中的1780
在隆隆巨响中,钢板快速传送,经过轧制、喷淋冷却,变成黑色钢带,再卷成钢卷……在1780热连轧生产线上,数百个传感器实时采集辊道电机电流、振动、温度等多个状态参数,通过网络传输到“精钢云”平台。但任谁也想不到,如今作为鞍钢“5G+工业互联网”三大业务场景之一的热轧厂,曾经也面临过“改革改造找死,安于现状等死”的窘境。
30年前,市场端慢慢发生变化,热轧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经周折,领导班子决定引进新的生产线,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从日本引进的1780热连轧生产线被寄予厚望。为了这条当时投资最多、技术最先进、工程量最大的生产线顺利引进建成,鞍钢专门从各个岗位上抽调了一批技术能手参与新生产线的建设和生产调试,其中就包括刚毕业的张福多。
初来乍到,张福多面临的问题一点儿都不小,生产线设备很多的技术参数都是空白。缺少技术参数,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就没办法直接输入输出。“这不是疏忽,而是当时我们经济条件不好,为了省钱,没有购买日本方面现成的技术参数。”张福多回忆。
没有现成的东西,机组的生产就面临巨大考验。一种钢材的加工制造过程中,哪个数值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缩减生产成本和时间?这些数值是多少?热轧厂的工人师傅谁也不知道。于是,张福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学习。“当时,我一门心思钻研计算机技术。到后来需要录入数据,我就拉着班组里十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一个数一个数去碰,往电脑里填充。”张福多硬是靠着蚂蚁啃骨头的执着,把1780热连轧生产线的生产数值录入系统,这才有了后面的工人只要看一眼产品要求,动几下鼠标键盘,就能实现加工的大好局面。
这条生产线的技术含量,也给张福多和同事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阻碍。搞懂了计算机后,张福多又自学了英语,自修了轧钢原理本科。尽管困难重重,但年轻的张福多在老师傅的帮助下,抱定“一定把这个洋设备弄懂弄通”的念头,把每一天当作挑战。1780线投产6个月,张福多就被提拔为班长。
“我的车牌号是1780,手机号也是1780,因为我觉得是这条线改变了我的命运。我和1780生产线一起成长,它早就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正如张福多所说,通过他和工友们20年的创新攻关,如今的1780热连轧生产线已经集多种极限难轧制品种于一身,既可以生产海洋用钢,也可以生产高精度汽车用钢。工艺水平和技术标准,早已大大超越了进口之初。
高精度生产线
1780热连轧生产线的重大意义,不只在提供产能和质量上,还在于它起到的示范作用。摸清了1780热连轧生产线的门路,鞍钢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依托1780,改装1700生产线。
1700生产线堪称老设备,已经连续运行40多年,生产线上既有苏联技术,又有德国技术,是一条半连轧热轧线。生产线虽老,但一些设备仍保持先进水平。鉴于此,鞍钢决定利用掌握的成功经验,再次改造升级1700生产线。
“我从学校毕业就到了热轧厂学习。经过师傅们的培养,现在的我已经能独当一面,还当了1700线生产作业区的轧钢班长。”李非凡略带腼腆地说,现在的轧钢操作,主要是操作电脑。平日里,大家都坐在集控室。室内有空调,工作时甚至可以穿拖鞋,自动化程度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以前,我师傅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在老轧线上,只能靠眼力,通过判断钢坯颜色决定能否轧钢。正常生产时,一刻也不敢松懈,随时准备出现情况时冲上去切割钢板,把废钢吊走。”
“即使低温钢板,几百度的高温也让人难以忍受。可师傅们没有更好的条件,能吹风扇、喝口凉水,就算不错了。现在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我师傅从事的精轧,换一次工作辊要40分钟,全是吊车配合加人工操作。现在我们换一次辊,3个人15分钟,而且是按键操作。”李非凡觉得,当年的条件很难用几个字形容。
时光飞逝,伴随着张福多、李非凡们对这两条生产线日夜不辍的摸索和总结,2150ASP生产线应运而生。用热轧厂人的话讲,这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集约、规模高效、产品高端”的绿色短流程生产线,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随着社会的进步,钢铁产品供应由量向质转变。“以前的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有客户等着。后来不一样了,高精度的钢铁产品成为主流。”说起2150ASP生产线,林兆宇是最有发言权的人。
在林兆宇的记忆里,2150ASP生产线是鞍钢人的智慧结晶。生产线是一个系统工程,硬件包括机械设备、传动电器设备,软件包括液压系统、计算机,这对鞍钢绝对是一个重大考验。好在鞍钢有自己强大的技术支持,他们依靠积淀多年的生产经验,修补优化设备设计方案,理论与实践互补,互融互通。“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用在鞍钢这里,非但不是贬义,还是由衷的赞美。
经过5年的打磨,2150ASP生产线终于投产。这条线的特点就是能够生产高、强、宽、厚的产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家重点工程。小到舰船用钢、装甲用钢,大到港珠澳大桥应用的桥梁钢、西气东输用的高级别管线钢,都从这里产出。
张福多俯瞰1780热连轧生产线。
解决问题即创新
再好的设备,也需要对的人操作,方能发挥最大作用。“学习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林兆宇无比认可的一句话。
2150ASP生产线投产后,林兆宇和同事们面临各种生产技术关键问题。大数据时代,再像以前的老师傅那样靠眼睛和经验判定产品质量高低,已然行不通。于是,林兆宇借助厂里的各大工作室,在传承技术的基础上搞技术创新。
为了尽快熟悉产线性能,林兆宇一有时间就耗在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了解其他产线的好经验、好做法,嫁接到2150ASP生产线。一次,林兆宇发现1780热连轧生产线的停机保温制度值得借鉴,于是,他联系到张福多。“张师傅跟我讲,针对大流量烧嘴易回火爆炸的特性,如果把小流量保温法换成更接地气的关烧嘴法,就可以有效解决停机时段煤气消耗的控制。”林兆宇茅塞顿开,问题也迎刃而解。
1780热连轧生产线带给林兆宇们的获益不止于此。在实际日常中,林兆宇和同事们还通过“1780经验”不断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控制难题,尤其是在取向硅钢控制上获得突破,间接创效达300多万元。
在林兆宇心里,“创新”二字的定义非常简单——就是解决问题。“所有攻关的大概流程都是一样的。首先把问题梳理出来分析原因,根据原因找措施,再反复试验、收集数据,直到成功为止。”林兆宇把创新形容成吃药治病:一种药治一种病,但产生的副作用是什么,带来什么后果……都需要综合评定之后,才能确认这种药是否有效。
在创新过程中,林兆宇一直有股不服输的劲儿。曾有好长一段时间,他盯着极限规格钢材,反复进行实验。操作盘上的薄膜磨损掉了,手指起了老茧,手腕酸麻胀痛,这都是寻常事。靠着“学好岗位本领,早日当上技术大拿”的信念,林兆宇先后提出创新建议50多条,确保了极限规格钢材的顺利生产,助力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华龙一号”等大型工程和大国重器的建设。入厂20多年,林兆宇目睹着鞍钢的变化,自己也成了2150ASP生产线的产线主管。
“如今的2150ASP生产线,给人的第一感受一定是先进与智能。”如林兆宇所说,191块高清显示屏悬挂在集控操作室四周,实时展示着轧钢产线的生产数据和现场情况。而生产操作岗位上,早已实现10人制班组,领跑国内同行业的同类产线。这也是鞍钢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交出的一份属于自己的时代答卷。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一直支撑着中国工业的基础命脉。百年来,这里诞生了太多的荣耀。这些荣耀,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鞍钢人撑起来的。如果鞍钢是一座丰碑,那么张福多、李非凡、林兆宇,乃至每一个鞍钢人,都是这座丰碑的基石。
如今的热轧厂生产线高度自动化,组员在凉爽的集控室内就能完成生产工作。
张福多用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打光,对生产设备实行安全检查。